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消费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移动储能电源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沙利文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移动储能电源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无论是市场规模、技术创新还是应用场景,移动储能电源行业都呈现出全方位增长态势,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增长极。
从全球储能市场大环境来看,自2019年起,全球储能市场发展逐步提速,2020-2024年五年间,全球新增装机规模平均年增速高达99.4%,几乎每年都实现翻倍增长。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达175.4GWh,同比增长69.5%,其中中国、美国、欧洲三大市场的装机占比超过90%,成为推动全球储能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220.0GWh,除了中美欧等传统主力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外,沙特等中东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也开始崛起,为全球储能市场注入新活力。
作为储能领域的重要细分品类,移动储能电源凭借大容量、大功率、安全便携的特点,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这类内置锂离子电池的小型储能设备,电池容量介于100Wh-3000Wh之间,既能满足户外出游、露营、自驾等休闲场景的用电需求,也能在家庭备电、应急救灾、医疗抢险、户外作业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从产品分类来看,不同容量的移动储能电源各有侧重:小于500Wh的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适合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供电,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常用装备;500Wh-1000Wh的产品可同时为电脑、音响、小型冰箱等设备供电,在露营、行车备电场景中需求旺盛;1000Wh-3000Wh的大容量产品则能支撑冰箱、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运行,广泛应用于家庭备电及应急抢险场景。此外,加电包、太阳能板等配套配件,进一步延长了移动储能电源的续航时间,拓宽了其在户外环境中的使用范围。
回顾行业发展历程,移动储能电源行业经历了从起步、快速增长到调整,再到如今创新复苏的完整周期。2016年以前,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当时户外用电主要依赖小型燃油发电机或传统铅酸电池,这些设备存在噪音大、污染高、便携性差等问题,而锂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高也制约了移动储能电源的发展,市场尚未形成规模。2016-2020年,随着锂电池技术成熟、成本下降,以及户外活动和应急用电需求增加,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2017-2020年全球移动储能电源出货量从10.1万台飙升至208.8万台,产品也从小容量逐步向中高容量升级。2021-2023年,行业进入调整阶段,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频发,部分企业因盲目扩张面临库存压力,全球出货量出现下滑,但与此同ag真人官方 ag真人官网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拓展应用场景,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也不断完善,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2024年,行业迎来创新发展阶段,技术进步推动移动储能电源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充技术等方面显著提升,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叠加各国政策支持,行业逐步复苏。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4年全球移动储能电源出货量达到920万台,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约44.7%;销售额方面,2024年全球移动储能电源行业销售额达38亿美元,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约52.6%。展望未来,尽管2025年可能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导致出货量增速放缓,但长期来看,随着设计和制造技术提升、电芯成本下降,市场需求将持续上升。预计到2029年,全球移动储能电源出货量将达到2040万台,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约17.3%;销售额有望增至97亿美元,同期复合增长率为20.6%,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巨大。
区域市场方面,北美、欧洲和日本是当前全球移动储能电源的主要消费市场。2024年,按出货量计算,北美占比43.5%、欧洲占比25.0%、日本占比19.6%,三大市场合计占据全球近九成份额。北美市场之所以能成为全球需求第一,一方面源于当地民众对户外文化的热爱,户外出游频率高,带动了移动储能产品需求;另一方面,北美电网稳定性问题促使家庭备电需求攀升。欧洲市场的快速发展则得益于新能源政策的推动,各国为实现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出台了可再生能源补贴、储能设备税收优惠等政策,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日本市场的需求则与当地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密切相关,民众应急设备储备意识强,移动储能电源作为可靠的应急电力设备,拥有广泛的市场基础。此外,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澳大利亚因极端天气频发、电费上涨及高光伏渗透率,家庭储能需求上升;非洲、南美洲、墨西哥等地区则因对稳定电力需求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及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推动移动储能电源行业加速发展。
在行业驱动因素方面,供应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供应端,锂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是关键因素。近10年来,在商业化大规模应用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球锂电池均价从2015年的393美元/kWh降至2024年的115美元/kWh,降幅达70.7%,同时锂电池容量和输出功率显著提升,不仅降低了移动储能电源的生产成本,还拓展了其应用场景。此外,全球电商渗透率不断提高,2024年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德国、韩国及法国的电商渗透率超过50%,其中美国和英国更是超过80%,电商平台为移动储能电源厂商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帮助品牌以较低的获客成本突破海外市场壁垒,触达更多消费者。
需求端,全球户外活动用电和家庭备电需求的增长成为重要引擎。近年来,消费者休闲娱乐习惯发生转变,户外露营、房车旅行等活动热度攀升,而移动储能电源无噪声、低污染、轻便易携的特点,恰好契合了户外出游的用电需求,海内外户外活动参与人数的增加直接拉动了行业需求。同时,近30年来极端自然灾害进入高发期,叠加电气化时代电力需求激增,全球大停电事故频发,2024年全球大停电事故次数达13次,家庭备电需求不断增长,移动储能电源凭借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和长循环寿命的优势,逐渐成为家庭备电的主流选择。此外,移动储能电源对传统小型燃油发电机的替代效应也在加速显现。与柴油发电机相比,移动储能电源以电能为能源,无污染、无噪音,度电成本更低,且几乎不需要维护,在家庭备电、应急救灾等场景中优势明显,在全球新能源发展趋势下,这种替代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技术创新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未来移动储能电源行业将朝着智能化、大容量化和电芯技术升级的方向迈进。智能化方面,移动储能电源系统正逐步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合,从传统单一功能向智能化管理转变。智能设备可通过实时数据监测与分析精准掌握电池状态,优化充放电策略,提升系统安全性并延长使用寿命,还能根据用户习惯和环境条件自动调整输出功率,实现能源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应用场景广度。
大容量化趋势则源于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升级的双重作用。随着电池技术不断突破,尤其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研发与应用,移动储能电源能够在更小体积和重量下实现更大容量。同时,户外活动的普及和消费水平的提升,让消费者对移动储能电源的容量和功能需求不断增加,更大容量的产品能满足复杂场景下的用电需求,进一步拉动市场增长。
电芯技术方面,固态电池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与传统液态电池相比,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上均有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液态电池能量密度≤350Wh/kg,半固态电池可达400-500Wh/kg,全固态电池则超过500Wh/kg,且全固态电池具备本质安全特性,无需依赖BMS严格管控抑制热失控。此外,快充技术的持续优化也将进一步提升移动储能电源的使用便利性,未来随着材料科学进步和电池设计制造工艺优化,移动储能电源的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高,为产品应用和市场扩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全球移动储能电源行业集中度较高,2024年按销售额计,前五大企业市场集中度为63.1%;按出货量计,前五大企业市场集中度为47.9%。目前行业内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正浩创新、华宝新能、安克创新、德兰明海、Goal Zero等企业。其中,正浩创新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按销售额和出货量计,其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5.8%和17.4%,均位列全球第一。正浩创新成立于2017年,目前在全球拥有500万+用户,产品销往超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1100项专利技术,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DELTA 2 Max产品全球累计销量达26万台。华宝新能作为行业资深企业,成立于2011年,2022年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打造了Jackery电小二、Geneverse两大品牌;安克创新则在2023年推出消费级新能源品牌Anker SOLIX,布局移动储能、阳台光伏储能等领域;德兰明海、Goal Zero等企业也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特色,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从产品竞争力来看,当前市场上1度电左右的移动储能电源产品各有亮点。以正浩创新的EcoFlow DELTA 3 Plus为例,该产品依托X-Core 3.0技术平台,实现了1度电产品中最快的充电速度,市电充满仅需56分钟,同时还保持了4000次(剩余80%+)的电池循环次数,在充电效率和使用寿命上表现出色。安克创新的Anker Solix C1000、德兰明海的Bluetti AC180等产品,也在充电速度、输出功率、循环次数等关键指标上展现出较强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对便携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移动储能电源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移动储能电源有望在更多场景中发挥作用,成为全球能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