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中國)官方网站

中国电力百年历史:停电何时从家常便饭开始变成了稀罕事?
AG真人电机
AG Zhenren Motor Co., Ltd.
客户统一服务热线

0371-55699579
18703608888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国电力百年历史:停电何时从家常便饭开始变成了稀罕事?

  在中国的农村,许多80后和90后的朋友们,都曾经历过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年代。当时,电灯常常忽明忽暗,有时电闸一ag真人国际 ag真人官方平台跳,家里便陷入黑暗。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手电筒、蜡烛、煤油灯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物品,而大家也早已习惯了这种“黑暗”生活。

  但如今,如果家里突然停电,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查看电费是否已用完。停电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事件。那我们是如何从“用电难”的时代走到了今天的“电力充沛”呢?

  中国的用电历史并不是从建国后才开始的。早在1879年,上海就亮起了中国的第一盏电灯。接着,上海建立了第一条电缆和电厂,可以说,上海是中国电力发展的起点。

  进入民国时期,像上海、重庆这样的发达城市夜晚已经灯火通明。然而,在当时的农村,夜晚依旧是伸手不见五指,大家仍然使用煤油灯和蜡烛。有些贫困的家庭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天一黑便只能早早休息。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电网建设才正式启动。为了保证工业和民生用电,国家决定建设一条输电线的线路,起点是丰满水电站,终点是李石寨。这个长达370公里的线路,对刚刚起步的新中国来说,堪称一项“超级工程”。

  当时经验不足,设计人员从零开始,历时一年才完成勘测和设计。建设过程中,工人们面临着极其艰难的条件,必须在酷暑严寒、泥泞的山区中艰难前行。几吨重的钢筋只能依靠人力搬运,混凝土也只能靠人工搅拌,工期紧张时,大家常常只能天黑了才休息。

  经过180多天的艰苦奋战,1954年,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终于建成了。

  但当时,电力供给还是以工业为优先,农村的用电需求则排在后面。直到改革开放后,农村电力建设才得到了加速发展。最初,农村的电力供应仅限于照明,电灯的瓦数很低,电费是按灯泡数量计算的。但即便如此,能够通电对农村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喜庆的大事。

  最初,许多人对于电灯并不熟悉。有些老年人甚至不知道电灯是如何开关的,曾有老人对着灯泡吹气,以为它像煤油灯一样,吹气就能熄灭!那时候电缆质量差,变压器负荷过大时,电力系统就会频繁出问题,尤其是遇到恶劣天气,电线和电杆经常会倒塌,导致全村断电。

  比如湖南省,直到1997年,才实现了村村通电,2006年才完成了“户户通电”。不过,即使在电网覆盖的区域,深山中的偏远村庄依然常常使用煤油灯。

  从上世纪80年代电灯灯丝闪烁,到90年代电视“跳舞”,再到如今农村家庭普遍能使用空调、电脑和手机,国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这些变化都得益于我国的大规模电网改造。

  中国的发电主要依靠火力发电,也就是烧煤来发电。这种方式虽然能供电,但也带来了污染问题,特别是冬天的雾霾,火力发电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煤炭的运输成本高,当煤价上涨或运输受阻时,电力成本会大幅上升。

  因此,中国开始转向水力发电,利用水流推动发电机,不仅能避免污染,还能提供稳定的电力。长江、黄河等地兴建了大量水电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峡水利工程。在水位高峰期,三峡工程提供的电量可达到7000万千瓦时,足以满足2.29亿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需求。

  当然,光有电还不够,电力必须稳定送到千家万户。为此,国家对电网进行了大量投资和改造。从1998年到2004年,国家就投入了超过2100亿元,使1500万农村家庭能够享受到稳定的电力供应。

  此外,电塔的改造也是关键一步。过去,电塔遇到恶劣天气,如台风、暴雨或地震时,容易倒塌,导致大规模停电。为此,工程师对电塔进行了加固和升级,提升了电塔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承受更多的压力。

  2024年,四川省的阿坝县完成了电网升级,这些村民将很快享受到更加稳定、安全的电力服务。

  然而,尽管电力供应在大多数地方已经非常稳定,2022年四川限电事件却提醒我们,电力供给仍面临挑战。由于四川过度依赖水力发电,当年遭遇极端的高温干旱,导致水库水位下降,发电量大幅减少。与此同时,空调的使用使得电力需求急剧上升。面对这种情况,四川不得不采取限电措施,给当地居民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从过去的“有电难”到“用电稳”,我们已经见证了国家为电力事业做出的巨大努力和成就,但四川的限电事件也提醒我们,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依然是一个复杂的任务,仍需继续努力。

Copyright © 2012-2024 AG真人发电机有限公司  ICP备案:豫ICP备20210077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