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中,起码有十到十五年。但这种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便捷生活,找遍全蓝星,恐怕也只有咱家能做到,因为缺电、供电不稳、维修缓慢,在很多国家都是常态。
这张图拍摄于2014年的1月30日,当天夜晚降临后,朝鲜的两个邻国——中国和韩国灯火通明,而朝鲜上空看上去,除了平壤有零星灯光外,整个国家几乎是一片黑暗。
2021年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朝鲜只有52.63%的人口能够用上电,并且为了优先保障制造业和军工用电,很多家庭一天也就分到两个小时的用电,农村地区的供电时间则更短。
2022年,朝鲜的人均电力消费量仅有1008千瓦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跟非洲国家差不多;比起1988年1707千瓦时的峰值,也堪称断崖式下滑,直接回落至前工业化时代的水准。
在以内卷闻名的“东亚怪物房”,为何唯独朝鲜会陷入黑暗的困局?这背后的原因,绝非资源短缺或技术短板所能解释清楚的,今天咱们就把这个问题给掰碎了讲清楚。
朝鲜的电力问题,以及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所作的承诺,几乎与这个国家本身一样久远。
1945年,朝鲜半岛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后,半岛北部开始依靠丰富的水资源发电。
尽管在朝鲜战争期间,几座主要的水电站因此受损,但凭借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的三年恢复期,朝鲜得以修复受损的发电厂。
1961年至1967年期间,朝鲜开始重点发展大型水力和火力发电厂,以实现铁路运输系统的电气化,并将电网延伸到全国每一个村庄。
但在1978年至1984年的第二个“七年计划”中,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扩展,因为煤炭产量和质量下降而遇到困难。而随后的第三个“七年计划”,又因苏联解体而中道崩阻。
据外媒统计,朝鲜水力发电约占62.5%、煤电占34.8%,剩余种类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表面看来,水电占比高,似乎意味着低碳环保,很符合当前的国际潮流。但实际上,这种结构极其脆弱,水力发电占比近乎三分之二,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过度依赖了。
众所周知,朝鲜半岛北部与我国东北接壤,冬天零下好几十度,低温会导致河流结冰或水流减少,影响发电。而且北方的气候,说好听了叫四季分明,说不好听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每当洪水或旱灾发生时,朝鲜的水电和火电就会相互拖累,整个国家陷入“缺电—缺煤—更缺电”的恶性循环。
如果说电力设备老化和能源结构失衡,是看得见的原因,那“放不下”就是导致朝鲜缺电的无形之手了。
苏联解体后,外部援助骤停,朝鲜能源系统随之应声崩溃,自力更生的神话被现实无情击碎,但此时的朝鲜却依旧被束缚着,似乎放不下身段,也无法放下身段。
资源配置缺乏市场信号和激励机制,有限的资金和物资不断被投入到象征性、政治化的工程,而关键的电网维护、设备更新则被长期忽视。
没有价格机制、没有竞争压力,企业自然就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发电厂和电网管理者们,既不关心成本和损耗,也不在意技术升级,他们只需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
电力、燃料、人力等关键资源都要首先保障军事用途,民用部门、生活用电则被极限挤压。
资源优先还会导致人才虹吸,比如核武器、弹道导弹、驱逐舰等项目吸纳了大量国家资本、技术和人才,民用能源建设则只能靠边站。
自2006年朝鲜高调研发核武器以来,联合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不断加码对朝鲜的制裁。尤其是2016年以后,制裁的范围和力度全面升级。
从石油、成品油到机械设备、金融系统,再到出口贸易,几乎把朝鲜的经济命脉全都卡住了。
因此,朝鲜每年能进口的原油和成品油非常有限,也买不到高效发电机、变压器、高压电缆这些核心设备,更没有钱给发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电站升级换代,只能勉强修修补补维持电站运转。
朝鲜这些发电站大部分都是前苏联时期建的,好多零件都是东欧阵营提供的,早都停产了。
新零件买不到,自己又造不出来,工程师们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这边电站坏了就把那边的零件拆过来用,结果就是越修安全隐患越大。
而缺乏合资企业与外部管理经验的输入,也导致朝鲜的技术水平被永久锁定在几十年前。
许多供水和卫生系统依赖电力水泵,结果零部件坏了无法进口,饮用水供应就成了大问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朝鲜有975万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公共卫生状况也跟着恶化。
不仅让朝鲜的能源行业跌落谷底,更让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运转变得举步维艰。工厂没电工人失业,经济发展受阻,民生保障也越来越难,可以说是陷入了一个难以自解的恶性循环。
不但晚上没法好好学习、工作,就连储存食物也成了大问题,像取暖、做饭之类的就只能用煤和木柴,为此空气里常常弥漫着呛人的烟味,一氧化碳中毒也时有发生。
自2010年以来,太阳能电池板成为了朝鲜家庭的标配。到2019年,大约有一半家庭都装了小型太阳能板,哪怕只能给电灯和手机充电,也总好过一到晚上就回到解放前。
在别的国家,太阳能代表绿色转型,而在朝鲜,它更多是一种无奈下的自力更生。
面对缺电、没电的困境,朝鲜政府也不是完全坐以待毙,他们搞了很多中小型水电站、太阳能和风能项目。但说实话,这些小工程只能解决局部问题,离全国供电充足还差得远。
朝鲜缺电并非孤立的技术难题,而是一个由政策导向和国际环境共同塑造的系统性问题。如果从“水桶效应”来看朝鲜的经济发展,那“能源危机”就是倒数第二短的那块板子。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想彻底驱散朝鲜的黑暗,需要的不只是新的发电站和新的电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