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以来,陕煤孙家岔龙华煤矿锚定辅助运输管理提质增效目标,创新实施人才赋能、上岗体检、修旧利废三项举措,构建起管理闭环与良性循环,打通了矿井安全运输赌点。
现在遇到故障,对照《常见故障图谱手册》,半小时内就能解决!提及人才培养带来的变化,该矿驾驶员冯蛟龙深有感触。
该矿打破传统专一型培养模式,全面推行1名高级工带3名初级工的1+3捆绑式培养,将技术讲堂与故障案例库融入日常。内部车辆维修骨干定期围绕车辆维护保养开讲,分享实用技巧;员工遇到故障后,需及时录入故障案例库,详细记录现象、排查过程与解决方案,定期复盘总结。
如今,该矿驾驶员故障处理效率提升50%,《常见故障图谱手册》成为人人必备的工具书,人才队伍从会操作向懂维修、善解决转型。
针对井下潮湿多尘、车辆日均运行超12小时易藏隐患的问题,煤矿前置维保关口,要求所有下井车辆每日出车前驶上液压检修平台,检修工围绕动力、制动、转向、传动、电气、车身轮胎六大核心,按一车一表、逐项签字排查。借助液压平台的上架视角,底盘螺丝松动、管路隐性渗漏等地面难察觉的隐患被精准捕捉。
这个马达拆洗修复后,还能再用半年!在孙家岔龙华煤矿旧件回收车间,检修工罗季一边将换下的部件分类摆放,一边介绍,今年我们自行修复的马达、发电机,合格率达95%。
面对井下车辆部件报废量大、单台采购成本超10万元的难题,煤矿秉持能用不换、能修不弃理念,制定谁更换、谁回收原则,对旧件按修复、拼装、改制贴标管理,累计回收旧件162件,再利用率达85%,节约成本62万ag真人 ag真人平台元。所有再生件需经鉴定-拆解-清洗-修复-测试-入库流程,且空载测试不低于8小时,确保质量达标。
修旧利废不仅达到了降本增效,更成了育人课堂。今年6月,攻关小组1天内修复2台装载机报废显示屏,单台节省2.3万元;报废发动机、变速箱被制成教学教具,维修工贺康康就是通过修复显示屏,掌握了核心维修技术。
上岗体检提前排隐患,为修旧利废减轻紧急抢修压力;修旧利废降低部件更换频率,让岗前体检更聚焦核心故障预防。该矿辅助运输队队长马鹏程表示,下一步将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体检数据实时上传与隐患预警自动化,持续畅通井下运输动脉,为矿井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