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速向机器人领域布局之后,大洋电机于8月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以每股4.08元的价格向不超过73人转让总数不超过910万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0.37%),以此激励公司核心团队。
随后,大洋电机加入A股企业赴港上市热潮,其于9月22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欲以“A+H”双平台架构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据招股书显示,华泰国际、花旗为大洋电机的联席保荐人。而在10月2日,大洋电机提交了修订版的整体协调人公告,新增了招银国际、工银国际为公司此次赴港上市的整体协调人。
大洋电机表示,公司此次赴港上市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摩洛哥生产基地的二期建设,以提升公司的全球产能布局;同时,公司将加强研发与技术创新,开发下一代DIGI电机、高效控制器等产品,并重点投资具身机器人关节模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OEC)技术、轴向磁通电机等新兴领域;此外,公司将全面推进数字化升级,剩余资金则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而从业绩来看,大洋电机近年实现了稳健发展。2022至2024年,大洋电机的收入分别为109.3亿、112.88亿、121.13亿元,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4.25亿元、6.75亿、9.12亿元。
至2025年上半年,大洋电机的收入为62.41亿元,同比增长7.66%,净利润为6.4亿元,同比增长37.36%。稳健的成长底色,是大洋电机冲击H股的底气。
若对大洋电机的业务经营进行详细剖析,能发现其之所以实现了业绩的稳健增长,是公司多个布局取得显著成效后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大洋电机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布局,在分散业务经营风险的同时,打开了公司的成长空间。成立于2000年的大洋电机经过二十五年的积累与沉淀,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高效电机及电驱动系统供应商,其建立起了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业务、车辆动力总成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业务板块、以及燃料电池技术的三级阶梯式业务格局。
据招股书显示,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业务板块作为大洋电机的传统业务板块,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2022至2024年,该业务占大洋电机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8%、54.8%、58.4%,其中又以暖通空调产品收入为核心,同期内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5%、52.6%、55%。
而车辆动力总成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业务板块在2022至2024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8.9%、42.3%、41.5%,该业务板块中又包括了起动机和发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两大部分,2024年时,二者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9%、11.8%。由此可见,大洋电机的多元化业务布局已取得显著成效,并在收入结构层面有直接体现。
其次,大洋电机的多元化业务布局在相关领域中已处于领先地位,这让公司持续受益于行业成长。例如在HVAC(暖通空调)行业,若以2024年的销售收入计,大洋电机在全球第三方HVAC电驱动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二,在中国及北美市场均排名第一。2022至2024年,大洋电机暖通空调的收入分别为59.52亿、59.45亿、66.56亿元,实现了稳步增长。
在车辆行业,大洋电机是为数不多进入国际Tier-1整车厂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的国产品牌,公司的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整车厂及整机厂,其“电机+电控+减速器”一体化动力总成系统配套小鹏、奇瑞等主流车企。
以2024年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销售收入计,大洋电机在中国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五。若以2024年起动电机销售收入计,大洋电机在全球起动电机行业中排名第四,在入围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二。2022至2024年中,大洋电机的起动机和发电机业务的收入分别为23.18亿、28.05亿、31.19亿,实现了快速成长;期内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收入则保持稳定。
此外,大洋电机持续扩大全球化布局,形成了“国内+海外”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大洋电机在全球拥有15个生产基地,其中六个生产基地位于海外,包括美国、英国、越南、泰国、墨西哥及印度。2022年至2024年,大洋电机海外销售额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45.5%、45.1%。正是得益于境内销售额的稳步增长以及海外销售额的稳中有增,共同带动了大洋电机总收入的持续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大洋电机利润端的释放速度明显快于收入端增长。2022至2024年,大洋电机的收入分别为109.3亿、112.88亿、121.13亿元,年复合增速为5.26%,而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4.25亿元、6.75亿、9.12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46.49%,超出收入增速40个百分点。在2025年上半年中亦是如此,净利润增速37.36%远高于收入7.66%的增速。
这是因为大洋电机实现了毛利率、净利率的稳步提升所致。2022至2024年,大洋电机的毛利率分别为19.3%、21.5%、22.2%,领先的市场地位以及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推动了大洋电机毛利率的持续提升,在此基础上,叠加运营效率的逐渐改善使得净利率从3.9%提升至了7.5%,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了10.3%。
若从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大洋电机有望从行业的持续成长中获益。以HVAC市场为例,2020至2024年,全球HVAC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销售额1927亿元增至2327亿元,年复合增速4.8%。弗若斯特沙利文表示,由于极端气候状况持续蔓延,以及全球对HVAC系统能源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高度关注,全球HVAC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有望持续扩大。
且互联网数据中心 (IDC)、储能设施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等新兴领域HVAC电驱动解决方案市场将加速增长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新力量,因此其预计2029年全球HVAC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的规模将增至3130亿元,2024至2029年的复合增速为6.1%,增速有所提升。
且在全球第三方HVAC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大洋电机2024年以115亿元的收入占据了2.9%的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二位。随着该行业的加速成长,大洋电机有望凭借领先的市场地位持续受益,且在起动机与发电机市场中亦是相似的逻辑。
弗若斯特沙利文表示,未来随着汽车数量的持续增加,二手车市场升级、维修、替换将存在庞大需求,且建设机械及农业供电机械等新兴市场持续增长,将共同推动对起动机和发电机的庞大需求。其预计,2024至2029年,全球起动机与发电机的市场仍将以5.4%的速度稳步增长,至2029年时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235亿元。
且全球起动机与发电机市场相对分散,2024年大洋电机以31亿元的收入位居行业第二位,市占率3.3%。随着市场的ag真人官方 ag真人官网稳健发展,市场集中度有望向头部靠拢,大洋电机有望获益。
相比之下,动力总成行业更具发展前景,因为整个产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弗若斯特沙利文表示,随着下游电动车行业的持续繁荣和需求增长,动力总成系统行业也随之快速增长,其预计2029年全球动力总成系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343亿人民币,2024至2029年的复合增速高达20.2%。
在2024年中国第三方动力总成系统供应商排名中,大洋电机15亿元的收入占据了1.6%的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五位,但若从海外收入占比这个层面来看,大洋电机位列第一位。行业的快速发展或将让大洋电机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壮大。
在持续深耕上述业务的同时,大洋电机所布局的燃料电池技术已取得相应成效。大洋电机基于PEM(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和生产的燃料电池系统及其零部件在中重型动力及跨区域运输市场中具竞争力,且氢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低空飞行器的动力来源,拓宽了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场景。 此外,大洋电机的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正处于不断地研发迭代阶段,第三代MS-SOFC采用金属基底,从而降低工作温度并提高启动速度、使用寿命及成本效益,有望广泛应用于众多前沿场景。
此外,大洋电机亦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战略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加速布局机器人等前沿领域。2025年2月,大洋电机设立“人形机器人电机”项目组,目前已完成机器人关节模组方案设计,但尚未形成营业收入。
至2025年7月时,大洋电机加快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其与同济大学合作共建「具身机器人执行机构先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并完成了机器人关节致动器模块解决方案的设计。当月内,大洋电机亦投资梅卡曼德(雄安)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这是一家专注于「AI+3D」视觉的知名智能机器人公司,大洋电机将进一步探索与该公司的更深层次合作。未来,大洋电机计划进一步投资于关键机器人模块产品的工程化和产业化。
总体而言,在HVAC、起动机和发电机领域中,大洋电机凭借领先的市场地位持续受益于行业的成长,成为了公司业绩稳健提升的核心力量。而能否在行业高速成长,但竞争剧烈且技术迭代快速的动力总成系统及关键零部件领域持续打开局面将成为决定大洋电机中期业绩表现的关键性因素,于燃料电池及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则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发展速度和成长高度。不过,当前风橘云诡的国际局势是否会对大洋电机的全球化布局带来潜在挑战亦是投资者需关注的重点。